GO
投资分析
熟地再发展的深度价值:蛇口成为双向跳板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投资分析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0-12-10 10:21:34点击8171


导读:
       ■蛇口已成“双向跳板”、再发展熟地
       ■探索先行:“单位面积培育知名企业最多的地方”
       ■绿色低碳:“不能处理的污染工业项目坚决不引进”
       ■唯一的国家化独特优势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海、陆、空、铁
       二、国际化特色
       三、完善配套---高端投资者的福地
       四、转型升级---再造新蛇口
       ■再造新蛇口的总体目标
       一、产业结构高端化
       二、配套设施智慧化
       三、城区环境国际化
       四、生活方式低碳化
正文:

■蛇口已成“双向跳板”、再发展熟地

深圳的蛇口,几乎成为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的代名词,创造了诸多奇迹。在这里,长期居住着6000多名外籍人士,占深圳市长住外籍人士七成以上,蛇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外籍人士在深圳安居乐业的首选之地。

蛇口既成熟又不断发展更新,而今的蛇口,已成为前海“深港高端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和南山区“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 两条轴带的交汇节点,也将成为内地走向世界与香港辐射内地的“双向跳板”。

我们期待着蛇口的华丽转身,期待着蛇口作为“深港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产业合作的先行区”为投资者带来更具吸引力的商机,更期待着新蛇口的转型升级创造下一个奇迹。

■探索先行:“单位面积培育知名企业最多的地方”

1979年初,招商局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全资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1979年7月8日,蛇口第一声开山炮拉开了开发蛇口工业区的帷幕,亦奏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其大胆的改革探索以及冲破旧有的价值观念的创新理念如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口号响彻大江南北,蛇口因此被视作中国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87年,蛇口工业区成立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并逐步推进“还政于政”;1991年起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摆脱早期采取“以企代政,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政府行政及社会管理职能的移交:蛇口工业区成立以来,蛇口工业区作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产业平台主体,在引进外来企业、培育本土企业成长方面功绩卓著:

引进各类企业500多家、各类投资400多亿元,累计上缴国家各项税收近500亿元,并坚持业务创新,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明显、成长快速的本土知名企业。在蛇口工业区培育和成长起来的知名企业中有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招商地产、金蝶软件、华为、安科、南玻、迈瑞、海王等等。

它们中有许多以空前的发展速度闻名于世,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行业领先优势的著名企业。蛇口工业区因此被称为“单位面积培育知名企业最多的地方”。

■绿色低碳:“不能处理的污染工业项目坚决不引进”

国际化的蛇口,同时也是绿色的蛇口。蛇口人对绿色生态开发的执着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蛇口工业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并提出了“六个不引进”的方针,其中就包括“不能处理的污染工业项目坚决不引进”。

在开发蛇口的过程中,建筑常常让步于树木。为了一棵树,可以改变一栋建筑的布局和方向,甚至在规划中“挖出”树木的空间。当年蛇口的爱榕路,就是因为对一棵大榕树的保护,而改变了原有的规划设计,成为历史的美谈。正是由于蛇口人对绿色的热爱,蛇口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园林之城,人均绿化面积达24平方米。据统计,蛇口范围的全民义务植树达160万棵,蛇口各项绿化指标均超过深圳市的平均水平,绿化覆盖率达到59%。

蛇口工业区与上海永久在今年共同建设并推出了“蛇口工业区公共自行车系统”。该系统首期在蛇口覆盖16个网点,提供350辆自行车,通过自行车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接驳,尝试解决城市“最后1-3公里”的交通问题,建立公交微循环系统,借此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和旅游观光提供便利,同时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

2010年9月, 蛇口工业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首批“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正式授牌,以“国际化低碳生活模式”正式列入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工程。蛇口的绿色生态开发,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蛇口人的绿色梦想。

■唯一的国家化独特优势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

蛇口位于深圳南头半岛东南部,东临深圳湾,西依珠江口,与香港隔海相望,是“珠三角湾区”的重要节点,具有国际化区位优势。园区占地面积10.85平方公里。园区周边大型交通设施密集布局,具有“海、陆、空、铁”齐全的交通网络优势。

1、海:蛇口港客运码头,连接港澳、珠三角各地;蛇口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居全国前列。

2、陆:望海路、滨海大道连接深圳主城区,广深高速连接珠三角公路网。

3、空:香港机场、深圳机场均30分钟迅捷直达。

4、铁:毗邻深圳西站;地铁2号线即将开通,规划中的5号线、10号线均经过蛇口;平南铁路是重要的物流通路;

二、国际化特色

蛇口临近深圳湾口岸,有闻名中外的酒吧街,有日夜穿流的蛇口港,有琳琅满目的购物广场,有多家国际性的连锁酒店,还有SIS、QSI等多所国际学校,全深圳80%的国际教育资源都集中在这儿。在金融服务方面,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许多国际银行也纷纷在蛇口设立支行,进一步加强了蛇口的国际商务氛围。

独特的国际化区位优势,再加上完善的国际化服务体系,使蛇口成为外籍人士在深圳安居乐业的首选之地。目前,有6000多名外籍人士在蛇口长期居住,占深圳市长住外籍人士七成以上。他们的到来使蛇口充满了异国情调,蛇口也成为深圳甚至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化社区。

三、完善配套---高端投资者的福地

90年代以来,蛇口工业区逐步进入发展成熟期。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壮大的产业发展以及与政府、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平台,促成其发展成为一家复合型综合产业与大型投资控股现代化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土地经营、风险投资、公共设施、港口、客运、酒店、信息等领域。并在众多领域保持着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影响力。

作为蛇口园区的综合开发者,招商局在园区建设了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系统,可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1、水务:日供水能力10万吨,日污水处理量4万吨。

2、供电: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接驳三条海底电缆,为蛇口提供强大、可靠电力,年供电量9亿度。

3、通讯:蛇口是中国最早实现三网融合的社区,2001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信息智能化示范社区”。语音及宽带数据网络覆盖了园区内所有写字楼和住宅小区。

4、传媒:公司下属蛇口电视台目前共传送境内外数字电视节目99套,其中自办节目3套;《蛇口消息报》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日报,也是深圳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

5、客运:提供客运码头、海上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客运服务,是深圳市大型出租车营运商之一。公司下属蛇口港客运站是深圳市最大的水路口岸,每天直达香港中环、九龙、新机场班轮42次,澳门班轮6次,珠海班轮55次,海口班轮1次,其中到达香港新机场仅需30分钟。

6、酒店:公司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宁波、中山等地拥有包括五星级在内的酒店类设施10多家。南海酒店是招商局集团与香港美利华酒店管理公司合资经营的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四星级明华国际会议中心是公司酒店业的旗舰。

7、其它:文化体育等公用设施及商业中心和娱乐场所齐全。园区内的公办育才教育集团在深圳、广东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花园城中心、海上世界等商业购物及娱乐中心,为你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4所由国际教育机构直接管理的国际学校,可供外籍人士子女入读。

四、转型升级---再造新蛇口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于2009年明确提出重塑蛇口辉煌,启动“再造新蛇口”工程。目前正全力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和软硬件升级,继承袁庚等老一辈创业者的优良传统,争取用5至8年的时间,形成蛇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基本格局。

据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介绍,蛇口将以产业升级作为切入点,带动人口结构、功能配套等要素的全面升级,发展成为“高端服务业高地”,同时通过转型升级,成为深港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产业合作的先行区,成为一个具备高成长性、持续自我拓展的前沿产业园区,一个具有国际品牌的、有活力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功能片区。

蛇口已着手进行六大升级工程,全面推行城市更新和改造:

1. 产业转型升级,确定产业的方向及内容,积极引入相关项目;
2. 配套环境升级,按发展需求进行配套,提升对企业与人才的吸引力;
3. 园区服务升级,优化园区软环境,建设服务平台和一站式服务体系;
4. 空间发展升级,释放土地潜能,对产业功能进行空间落实;
5. 环境美化升级。继续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提升园区形象;
6. 交通优化升级。建立人性化的科学交通体系,支撑区域发展。

■再造新蛇口的总体目标

一、产业结构高端化:

重点引入网络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适度引入物流总部、服务外包、专门知识服务、创新金融、高端旅游类企业入驻,配合引入国际教育、高端医疗等公共服务类机构,形成高效益产业和高素质人口的集聚。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土地、物业盈利能力逐步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建设“创富蛇口”。在空间规划方面,着力进行蛇口区域的整体改造(包括沿山片区、四海片区、水湾片区等)、海上世界国际滨海休闲街区建设、太子湾片区建设等。

二、配套设施智慧化:

以满足目标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园区“公共配套环境”和“服务平台”,以服务吸引和留住客户,树立国内高端配套和国际化城区的标杆,建设“无忧蛇口”。加大园区信息化设施投入,提升园区服务配套水平,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和示范区,建设“智慧蛇口”。拟围绕以下十个标志技术,有选择、有步骤的开展:FTTX全光网络接入;专业级IDC数据中心;3G+WLAN无线网络覆盖;园区统一呼叫中心CALL CENTER;远程智能抄表系统;IPV6试验网;云计算平台;智能交通系统;物联网示范园区和三网融合。

三、城区环境国际化:

继续推进实施环境改造工程,实现舒适、优美、国际化的生活环境。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建设“畅通蛇口”。进一步巩固提升园区社会治安、公共秩序良好的优势,建设“平安蛇口”。以“创新、高尚、多元化”的理念,传承蛇口改革开放发源地历史积淀,确立文化运作平台和活动体系,建设“文化蛇口”。

四、生活方式低碳化:

推行低碳生活理念,打造蛇口的“国际化低碳生活模式”,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低碳示范区”,建设“低碳蛇口”。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