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营销万象
CBD绿色商务,海岸中心掌控定义权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营销万象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6-01-29 15:38:43点击3767


导读:
■“霸王级寒潮”袭深,激发寒冬里的绿色渴望
■走出去VS请进来:CBD绿色商务是顶级稀缺
■海岸中心:实践并定义深圳CBD绿色商务
正文:

■“霸王级寒潮”袭深,激发寒冬里的绿色渴望

本世纪最冷的“霸王级寒潮”席卷全球,加上回南天接踵而至,让此前一直“入冬失败”的深圳人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把过冬的感觉。在“深圳下雪了!”的短暂兴奋过后,持续低温、雨水天气,让很多人选择除上班以外其余时间都宅在家中避寒,同时更激发了人们对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的向往。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诗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每当青草茵茵、杨柳新枝之时,人们便相约外出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在满眼的绿色浸润下,瞬间烟消冰释。

人类对绿色的偏好,色彩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在短波长颜色(如绿色和蓝色)的环境下会产生平静的感觉,而在长波长颜色(如红色和黄色)的环境下更容易兴奋和激动。这一现象可能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出现的,对原始人类来说,绿色的环境意味着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因此对绿色的积极感觉在进化过程中融入大脑,并保存至今。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够让人产生安全、愉悦感觉的绿色资源正在不断地减少,而人类又几乎是离不开绿色的。由此,绿色资源拥有量的多寡,便成为了都市人追求高品质生活、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走出去VS请进来:CBD绿色商务是顶级稀缺

目前都市人接触绿色生态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走出去”,将自己从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暂时抽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旅行、踏青;另一种是“请进来”,将自己的住所、办公地点选择在森林、公园、绿地周边,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浓浓绿意。

而以上两种方式中,“走出去”只能偶尔为之,因为很多人都不具备将这种生活方式常态化的条件,因此最贴合实际的方法就是将绿色“请进来”,这也是公园物业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而绿色居住和绿色办公两者相比较,绿色办公的实现难度更高,因此显得更加稀缺。

美国《房地产营销》一书中表明了这样一个规律:商办类物业对地段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个城市可能只有一个至高点,因此写字楼是最挑地段的物业。正是因为对地段的高要求,造成了写字楼容易扎堆、集中,像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无不是高楼林立。而这也意味着,中央商务区内能够提供给上班族享受的绿色生态资源极为有限。

CBD绿色商务的价值从全球顶尖城市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二。在纽约曼哈顿,只有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少数著名大厦能够一线享受世界级的中央公园景观。而东京新宿的NTTDoCoMo代代木大厦、住友大厦、三井大厦、日本财产保险公司大厦、新宿中心大厦等,由于近享新宿公园景观,价值要远高于中央商务区其他非公园旁的写字楼。

■海岸中心:实践并定义深圳CBD绿色商务

在人来人往、车流汹涌、钢筋水泥构成的中央商务区,森林、公园、山地、湖泊等生态资源,以自然的呼吸滋养着城市中被生活、工作等种种压力束缚着的人们。这种原生态的力量,将我们对绿色的渴望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而身处福田CBD、中心公园旁的海岸中心,可以说是深圳CBD绿色商务的实践者和定义者。

海岸中心的绿色商务体系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以“三公园一绿地”为代表的软环境。项目紧邻147万㎡中心公园,同时高层可饱览笔架山公园、莲花山公园以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城市最核心地段最优渥的生态资源,触手可得,对企业而言不仅是吸引人才的利器,更将成为资本实力的象征。同时,为了契合当下的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海岸中心在硬件配套的打造上也不惜重金。

项目打造了能够有效环保节能、隔音降噪、避免光污染的8+12+10mm双银LOW-E中空玻璃幕墙;12cm网络地板以及5A智能化管理,更获得LEED绿色建筑认证;挑高约13.4米的阳光大堂,营造辽阔大气的公共空间;超中心区同等超甲级写字楼的159㎡:1高车位比,科技智能化的立体停车系统,为企业商务人士的高效出行提供保障;高效水冷中央空调系统,让室内空气时刻保持新鲜。

放眼全深,能够同时满足CBD核心地段、俯揽“三公园一湿地”、硬件配套接轨国际的写字楼项目,寥寥无几。同时海岸中心还是目前福田CBD稀缺在售的70年产权超甲级写字楼,无论投资还是自用,都将错过不再。

项目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24号
主推户型:300-1800㎡
销售热线:828 99999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