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业内及人事
中国房企终极升级的标兵:花样年全面轻资产化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业内及人事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5-09-22 13:40:31点击4221


导读:
■花样年8大业务板块,全面轻资产转型
■房地产行业的终极升级方向,是服务化、金融化
■以金融和服务为核心,建立循环有机生态圈
■中国房企转型的标兵,花样年再辟新时代
正文:

■花样年8大业务板块,全面轻资产转型

2015年9月9日,花样年控股(1777.HK)董事局主席潘军带领旗下8大板块的高管集体亮相北京,引起了行业内外的众多侧目。

颇值得关注的是,花样年正在整合旗下的地产开发、物业运营、资产管理、金融投资等业务模块打造的产业地产O2O平台——“WEWORTH”,将采取的是线上与线下、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覆盖的创业刚需客户的初级孵化器、联合办公、小企业总部基地,还有针对改善型客户的甲级柔性办公服务基地。

坦白说,WEWORTH的推出,对于花样年的战略发展而言,意味着其又找到了房地产业务的轻资产转型路径。自此,已初步建立起在中国存量物业市场上的绝对规模优势和商业模式领先地位的花样年,在以彩生活、解放区、美易家等多个平台为载体情况下,将实现旗下所有业务板块的全面轻资产转型,成为中国房企转型升级的最重要样本与标兵。

■房地产行业的终极升级方向,是服务化、金融化

从行业性质来看,房地产企业与服务化、金融化的联合必然是大势所趋。与发达国家一样,一开始,房地产行业都是土地财政支撑,然后等土地卖尽。然而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谁能用好金融杠杆,谁能驾驭金融手段,谁就能赢得胜势;谁能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在存量市场占据优势,就能收获更多长远发展。

这就不难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房企为何与金融机构结成连理,不断提升物业公司的水平与质素,甚至单独拆分谋求上市之路等。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谋求长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而言,从原来开发为主到多元化发展,到提高服务、金融比重,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这方面房企转型意识较早的,花样年绝对是典型案例之一。早在2004年,花样年就提出了“物业零收费”,是行业中第一个提出“社区服务运营”概念。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社区服务运营第一股,目前市值已经超过母公司花样年。由于轻资产转型带来的收益结构优化,花样年2014上半年34.7%的毛利率也已经超越多数房地产企业。

■以金融和服务为核心,建立循环有机生态圈

如花样年董事局主席潘军先生(在公司内部,潘军先生被戏称为“三番哥”)所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增长期已经过去,行业已经进入客户价值深度挖掘和多维资源立体整合的阶段,存量房市场将取代增量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并将催生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第二个春天”。

对于花样年未来的战略发展,潘军先生日前这样对外透露,基于社区的金融控股集团,房地产开发是社区制造的一个环节。按照这一战略,针对地产向轻资产的转型,将在住宅产业化、产业运营、地产基金、地产代建等这四大方面做安排。

由此可见,花样年将以金融和服务为核心,建立相互协调的有机生态圈,积极推进发展战略全球化,逐步实现各业务的轻资产化,逐步构建前后台分离的组织体系,统筹协调,打造综合性战略和投资控股集团。而刚刚推出的“WEWORTH”发展模式,本身也是花样年继“一体三翼”模式(彩生活的线下并购、美易家的跨界深耕以及解放区的线上物业结盟)后,在增值服务上的再度次延伸。

■中国房企转型的标兵,花样年再辟新时代

也正是对存量市场的细致挖掘,对地产行业延伸服务、金融、产业、物管等系列轻资产方面的深化与重视,在潘军的带领下,花样年集团的整体转型意识之早,对资产物业的价值深度挖掘,都在中国房企行业起到了标杆与引领性作用。

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个率先开始轻资产化的房企,花样年还在继续为其它中国房企起着标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致力于轻资产运作及发展的花样年,总的储备量不在少数,达1400万平米,其中深圳240万平米土地储备量站总面积的17%,占总价值的35%,现有土储可供未来7-8年发展,且主力开发点在一线城市。目前,花样年在发家之地深圳开发的顶级豪宅物业,则是位于大鹏半岛的龙岐湾1号。

而如今花样年已在行业率先成功完成了轻资产转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社区服务运营平台,未来还将继续以社区服务运营为核心,持续布局八大业务的协同战略发展,深耕现有一二线城市,在众多房企大市场摸索调整之际,实现了逆势的稳增长,已然再度成为行业发展新时代下的又一彪炳。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