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项目及片区考评
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方案’简析:受惠五盘榜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项目及片区考评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2-08-16 15:03:00点击12163


导读:
     ■全国高新区之首,再度优化升级
     ■优化升级目标:3-5年产值翻番
      一、总体思路:“六转变六提升、一核两轴四基地”
      二、四大基本原则
      三、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基地,惠利香山里、燕晗山居
     ■优化升级重头戏: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大沙河
       一、科技创新,加速经济增长
       二、产业升级: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大沙河是重点
       三、实现新增空间约1300万平方米,惠利华侨城、十五峯
         1、深圳湾园区南区
         2、深圳湾园区中区
         3、深圳湾园区北区
         4、留仙洞园区
         5、大沙河创新走廊
          1).旧厂房升级再造,实现政企互利
          2)探索开发地下空间:公配升级
     ■升级实利华侨城、十五峯;外溢效应再利圣拿威、22世纪
正文:


■全国高新区之首,再度优化升级

最新消息,深圳市人民政府日前正式印发《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工作方案(2012-2015年)》。结合深圳高新区,特别是指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园区及留仙洞园区的发展实际需求,将进一步促进深圳高新区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引领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深圳质量”。

自建区以来的深圳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培育高新科技、人才引进,如今已是引领全市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辐射带动区域创新的重大力量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如今这里已培育出境内、外上市企业81家,研发投入强度、PCT(专利合作协定)申请量、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税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高新区之首,成为引领全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

发展的同时,深圳高新区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和资源紧约束,发展空间急需拓展;创新载体建设不足,创新质量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差距较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壮大;社会发展滞后,人居环境、产业配套设施急需完善。基于此,即将开始的优化升级工作将再度促进深圳高新区的发展。

■优化升级目标:3-5年产值翻番

一、总体思路:“六转变六提升、一核两轴四基地”

根据方案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深圳高新区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总体目标,以创造深圳质量为新的标杆,以“六个转变”和“六个提升”为发展理念,以“一核两轴四基地”为重点。其中:

六个转变:即由产业集聚和生产基地向人才集聚和创新基地转变,由输出产品向溢出技术和服务转变,由增量扩张用地模式向存量改造优化转变,由单一宗地出让向多个宗地整体开发转变,由单一产业功能向产业、城市复合功能转变,由单纯政府投资向多元资金投入转变。

六个提升:通过促进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层次,通过引进新型研究机构提升创新能级,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科技产业整体实力,通过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通过挖掘存量资源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核:以深圳湾园区为创新体系带动区、以留仙洞园区为产业空间拓展区、以大学城园区为创新人才培育区,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两轴:沿科苑大道轴线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动力轴,沿大沙河流域轴线建设成为综合配套服务轴。四基地:重点建设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建立相对完善的高新区创新生态体系。

如此,深圳湾园区、大沙河流域、科苑大道、留仙洞园区等都将成为深圳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点区域,这对正好紧邻着深圳科技园的华侨城、接近留仙洞园区的地业·十五峯,都是一大提升。

二、四大基本原则

包括:1、开放创新,资源聚合;2、优化整合,产业集聚;3、3.集约高效,空间拓展;4、能级提升,转型跨越。

三、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基地,惠利香山里、燕晗山居

根据方案,深圳高新区将利用3-5年时间,聚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引进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人才,形成一批跨国创新型企业,辐射全市科技园区,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建成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基地。并实现六大工作目标:

1、规模指标五年翻番。至2015年,培育出通信设备、互联网和软件3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翻番,分别达到6300亿元、5800亿元和1900亿元,占全市的20%、30%和22%。

2、效益指标全国领先。至2015年,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54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00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税收30亿元。

3、创新指标优质优量。至201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3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75%;研发产业产值占全市的65%;专利申请不少于2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不少于18000件,PCT申请不少于7200件;专利授权不少于1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不少于6300件;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订360项,占全市的45%。

4、质量指标节节攀升。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40%。民营科技企业产值占园区产值的7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至0.113吨标准煤,约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

5、科技资源加速集聚。至2015年,园区重要创新载体数量约占全市的50%。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6-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6-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14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90-210家。园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园区从业人数的70%。

6、空间倍增创新示范。促进园区土地空间优化整合、推动落后产能“关停并转”。至2015年,园区新增空间规模总量约130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高科技产业用房面积约850万平方米(深圳湾园区约400万平方米,留仙洞园区约45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配套用房面积约450万平方米(深圳湾园区约400万平方米,留仙洞园区约50万平方米)。

从上述六项工作目标来看,未来3-5年时间,深圳高新区无论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值效益、科技资源、空间利用等方面,都将得到极大的跃升。随之出现的将是吸引更多高新科技企业、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的进入,如此这将带动高新区周边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别是华侨城目前在售的香山里二期、待售中的燕晗山居都将因此受惠。

■优化升级重头戏: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大沙河

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及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体目标,根据深圳高新区战略定位和主要任务,实施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空间优化、综合配套和示范带动五大工程。

一、科技创新,加速经济增长

积极探索科技体制创新,进一步强化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作用,加速推进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实现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互动共赢,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包括1、全面推动科技与金融、文化产业融合示范;2.强化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3.加速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共三方面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速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将搭建知识创新体系,落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相关任务,推进国家基地建设与园区转型升级品牌联动,大力引进创新实体,建立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

力争2015年前新增2-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增1-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2—3家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增4-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增80—100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港澳名牌大学在深圳高新区开展合作办学,积极协助其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

二、产业升级: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大沙河是重点

大力构建“三智融合”的园区产业形态,加速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式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置换传统产业项目。

1、深圳湾园区南区:成为创新资源聚合辐射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总部核心区。重点发展电子通信、数字视听等高技术优势产业,积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础研发、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等创新活动,建立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

2、深圳湾园区中区:成为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孵化培育和集聚区。重点发展软件、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及外设、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扩大产业规模,致力提升产业层级。以城市更新手段积极推动大冲新城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及服务空间承载能力,完善综合配套设施,辐射带动园区周边及大沙河流域的产业、人文生态体系建设。

3、深圳湾园区北区:成为优势传统产业的提升区。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加强高新技术在副食品、包装印刷、建筑等优势传统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向研发、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产业竞争力。

4、留仙洞园区:大力推进深圳市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中心及总部项目,以智慧深圳建设为契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智能家庭、物联网的研发、集成和应用示范,力争在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型显示、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领域实现突破。

5、大沙河创新走廊:沿大沙河流域纵深发展,北至大学城园区,南接深圳湾园区,发展成为校区、社区、园区三区融合互动的通道。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开发利用互联网虚拟空间,扩大周边功能合作空间,形成科技服务贯穿、高端人才聚集、推进产业发展的综合态势。

三、实现新增空间约1300万平方米,惠利华侨城、十五峯

大力推动旧厂房升级再造,探索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新模式,开发公共设施地下空间,加快闲置未开发用地的处置,盘活政府存量资源。通过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释放土地潜力,实现园区产业用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通过优化方案、科学布局等手段,调动多元资金投入建设,实现新增空间规模约1300万平方米。其中:

1、深圳湾园区南区:致力拓展增量空间,高标准超前规划科技、城市大型综合体项目。探索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用下沉或半下沉方式建设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餐饮、储蓄、邮政等公共设施,提高区域人居舒适度。

加速建设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重点项目,满足中等规模高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企业总部和高科技人才“双落地”需求,成为研发中心、总部集聚、创新支撑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融合的示范区。开发建设完成后,新增产业用房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配套用房面积约50万平方米。该片区靠近华侨城欢乐海岸,即将推出的华侨城度假公寓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2、深圳湾园区中区:通过市场化方式,运用城市更新手段推进大冲村改造,为园区科技人才提供单身公寓、商务、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后人居配套用房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使大冲新城成为与高科技生态社区形态相适应的高科技人才新家园。

3、深圳湾园区北区:重点推进旧工业区改造,全面加快城市更新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清退产业低端环节,确保园区优势高技术产业升级再造的空间需求,推动产业向更高端环节延伸。改造后,新增产业用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配套用房面积约25万平方米。产业升级中的深圳湾园区北区,紧邻着华侨城香山里,应值得置业者们留意。

4、留仙洞园区:加速完成园区产业规划及空间规划编制,创新开发建设模式,释放土地潜力。园区开发建设完成后,产业用房面积约为450万平方米。留仙洞园区位于在售十五峯二期的西侧,未来开发完成后将直接受益。

5、大沙河创新走廊:结合周边产业现状,以城市更新政策为导向,整合新兴产业资源,盘活存量资源,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及空间支撑。重点推进大沙河创新走廊城市更新片区约8.5平方公里的旧工业区改造工作,建成25个专业园,400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新建创新型企业总部基地规模约100万平方米。

1).旧厂房升级再造,实现政企互利

根据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方案及高新区专项规划,结合深圳高新区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创新高新区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区内企业以自有楼宇或厂区为单位,整体开展高水平的二次开发建设。既满足企业新增产业空间需求,同时按一定比例为政府提供产业孵化培育空间。

2012年,启动普联技术、宇龙计算机、康泰生物等3—4个条件成熟、产业空间需求迫切的旧厂房的改造升级工作。2013年,力争有2—3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新模式,实现政府、企业互利共赢。

2)探索开发地下空间:公配升级

进一步优化空间利用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研究开发园区公共设施用地的地下空间。保留地上原有规划功能,探索地下空间混合开发,按需增设公共停车场、公共汽车总站、员工餐厅、商场、银行等公共配套项目。

2012年,启动深圳湾园区公共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功能复合开发的规划建设方案研究工作。2013年,在深圳湾园区选取1宗公共设施用地为试点,启动项目的开发建设。2015年,园区地下空间开发及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大幅提升,2-3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升级实利华侨城、十五峯;外溢效应再利圣拿威、22世纪

综合上述深圳高新区升级优化方案的具体内容,房地内参www.BANQ.cn发现,深圳高新区所提出的系列产业升级、空间优化、旧厂房的升级改造、地下空间的探索和利用、科技创新资源的进一步发展……都集中在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园区、大沙河创新走廊等重点发展区域。

可以预期,未来3-5年时间,深圳市政府在发展高新区时,大量的投资资金、 空间利好、土地释放等都将集中在这三个园区,这就使得紧邻着三个园区的房地产市场都将直接或间接得到利好。尤其是近邻深圳湾园区的华侨城纯水岸14\15期、燕晗山居、香山里二期;靠近大沙河走廊以北、留仙洞园区的十五峯二期,都将因此得以惠利。

与此同时,由于深圳高新区的产业升级、空间利用的规划、土地的释放,必将使得高新区由输出产品向溢出技术和服务转变。如此,原本位于高新区的一些、不太适宜高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企业逐渐向西部的宝中、西乡、老宝安等片区转移,从而带动部分终端产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也随之向西部转移。这种情况下,位于宝中的教育物业之宝中·圣拿威、一步实现商业、教育、地铁、公园、办公这种60秒都市生活圈的勤诚达·22世纪,都将是这类人群考虑居住的最佳选择。(CWE)

附件1:

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重点工程责任表(2012-2015年)

重点工程

序号

具体事项

年度任务指标

牵头单位

协办单位

2012年

2013年

2014-2015年

一、科技创新

1

科技与金融、文化相结合

建设“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全国试点园区。完善园区投融资服务环境,新增20-30家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

新增20-30家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探索开展投资与信贷结合的股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业务。

吸引金融机构集聚。园区汇集100-150家VC、PE等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推广科技企业股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业务。每年推荐10家以上优质企业挂牌,新增8家上市企业。

市科技创新委、金融办

市财政委、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

积极做好成为国家新三板扩大试点首批高新区准备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股改,新增5家上市企业。

待列入国家新三板扩大试点首批高新区后,推荐5-10家优质企业挂牌和交易,新增6家上市企业。

争取获得“深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

科技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提供不低于30万平方米专业场地用于文化产业研发中心及创意工作室。

科技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提供不低于100万平方米专业场地用于文化产业研发中心及创意工作室。

市科技创新委

市文体旅游局

2

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

重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争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认定。专利申请不少于1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12000件,PCT申请不少于4700件;专利授权不少于83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不少于4200件。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70件,国家标准105件,行业标准65件。

专利申请不少于180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14000件,PCT申请不少于5400件;专利授权不少于95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不少于4800件。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80件,国家标准120件,行业标准75件。

专利申请不少于2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18000件,PCT申请不少于7200件;专利授权不少于1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不少于6300件。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100件,国家标准160件,行业标准100件。

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创新委

3

创新载体建设

新增1-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0-25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新增1-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0-25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新增2-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增1-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2-3家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增2-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增40-50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市科技创新委、发展改革委

二、产业提升

4

优势产业集聚式发展

争取获得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认定。园区工业总产值41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700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90%,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上缴税收260亿元,超亿元企业17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至0.117吨标准煤。

大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工业总产值48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00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91%,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上缴税收300亿元,收入超亿元企业180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至0.115吨标准煤。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2个。园区工业总产值63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800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92%,工业增加值1900亿元,上缴税收390亿元,收入超亿元企业200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至0.113吨标准煤。

市科技创新委

市经贸信息委

5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基地、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深圳)基地建设工作。园区新增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8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24%。

园区新增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5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26%。

园区建成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90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30%。

市科技创新委

6

置换传统产业项目

根据行业特点及产业实际,对园区传统产业进行研究,针对不同传统产业项目,提出不同的转换方案。

积极引导区内传统产业生产项目转型升级,促成2-3个项目开展置换、改造工作。

成功置换、改造5-6个传统产业生产项目。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市发展改革委、法制办

7

增量空间产业培育

强力推进深圳市留仙洞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实施工作,完成园区产业规划及空间规划,加速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通过“三资融合”方式推进留仙洞园区开发建设,增量空间逐步投入使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中心及总部集聚区、中小微型企业孵化培育区。

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约500个,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1000亿元。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南山区政府

三、空间优化

8

旧厂房升级再造

启动3-4个产业空间需求迫切、条件成熟的旧厂房的改造升级工作,并共同研究为政府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相关事宜。

全面实施深圳湾园区旧厂房改造总体方案,力争年内有2-3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成 10个以上旧厂房改造项目,用于企业自主研发及政府公共孵化的产业用房面积大幅提升。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市发展改革委

9

公共载体建设

推动市软件产业基地建设进度,确保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项目和创业投资大厦项目开展建设。

市软件产业基地和创业投资大厦项目主体封顶,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项目完成一期主体工程。

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及创业投资大厦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牵头,市投资控股公司具体负责

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委、人居环境委

根据市政府重点部署,发挥产业扶持、城市更新等产业、土地政策作用,研究探索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创新载体建设的新模式。

深圳虚拟大学园院校产业化综合大楼、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大厦等项目建成。

留学生创业大厦二期、深圳高新区企业联合总部大厦、市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示范大厦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科技创新委

市建筑工务署

10

地下空间开发

启动深圳湾园区公共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功能复合开发的规划建设方案研究工作。

启动1个地下空间配套项目开发建设。

园区地下空间开发及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大幅提升,2-3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11

清理盘活存量用地

完成深圳湾园区已批未建土地的清查工作,研究制订已批未建土地的处置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市政府已审定处置方案的4宗闲置土地收地程序。

对符合收地条件的已批未建用地,逐一确定方案,启动收地。

继续推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使有限的产业用地资源服务于园区可持续发展。

市规划国土委

市科技创新委、南山区政府

四、综合配套

12

公共设施

优化园区交通规划方案,提升园区内外通行能力及交通管理水平。合理预留公交场站用地,加大公交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交通工具投放密度,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

优化园区内外公交线网规划,提高公交与地铁接驳能力。大力推进园区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增加园区新能源汽车投放,建设绿色交通示范园区。

建成等级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园区道路网络体系、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体系,形成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宜业宜居园区。

市交通运输委、规划国土委、公安交警局、南山区政府

市科技创新委

完善园区内部绿道网方案。

园区绿道网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山区政府

市科技创新委、城管局

开展园区配餐、商务和文体等配套设施需求调研及规划布局研究。进一步提高园区带宽,实现全区WIFI资源共享。

在南、中、北区新增配餐、商务配套和文体设施约共6个。

南山区政府

市科技创新委

适当优化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方案。启动T204-0006宗地立体停车场项目的建设。

T204-0006宗地立体停车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牵头,市投资控股公司具体负责

13

综合管理

编制深圳高新区综合管理提升工作方案,研究园区城市管理职能统一归口问题。

全面实施深圳高新区综合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园区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充分发挥深圳高新区联合执法平台作用,形成执法合力,园区综合治理及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警力配备显著加强,建成警企联防机制,形成社会和谐、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平安高新区。

南山区政府、市城管局

市科技创新委

编制深圳高新区社会治安管理提升工作方案,研究高新区派出所优化整合及科学管理问题。

全面实施深圳高新区社会治安管理提升方案,园区治安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市公安局、南山区政府

五、示范带动

14

完善各园区规划

核定高新区各园区红线范围。

根据核定的各园区红线范围,制定各园区的分区规划,并全面组织实施。

通过统一规划,形成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高新区“一区十四园”格局。

市规划国土委

相关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科技创新委

15

各园区转型升级方案。

制定转型升级方案报市高新区领导小组审批

全面组织实施各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

各园区在产业、空间、配套、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相关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市科技创新委

 附件2:

2012年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重点建设项目责任表

序号

重点建设项目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

牵头单位

1

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

年内完成市软件产业基地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开展项目安装施工。

市国资委

2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加速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建设进度,年内完成一期主体工程。

市国资委

3

创业投资大厦

加快创业投资大厦建设进度,年内完成项目地下室施工。

市国资委

4

深圳市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完成留仙洞园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拟定《深圳市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基础设施及国家IC设计产业基地用地选址工作。研究制定入园标准及管理办法报审,引进首批入园企业。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5

国家大学科技园公共创新平台

深圳虚拟大学园院校产业化综合大楼完工;重点实验室平台大楼主体工程封顶。

市科技创新委、建筑工务署

6

重点院校产业化基地

推进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施工阶段规划建设,加速西工大、北航等重点院校产学研基地项目用地招拍挂程序,年内启动项目动工。

市规划国土委、科技创新委

7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总部大厦

通过土地招拍挂,引进投资建设单位,同时基本完成初步设计工作。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8

大冲新城

加速深圳湾园区中区大冲村的城市更新进程,提高其对园区生活配套的服务能力。按规划进度全面启动基础施工,开展项目主体建设。

南山区政府

9

公共设施地下空间试点

启动深圳湾园区公共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功能复合开发的规划建设方案研究工作。

市科技创新委、规划国土委

10

智慧数字高新区

加强信息化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园区网络带宽,实现园区WIFI资源共享,使园区信息化条件符合优化升级目标任务需求。

南山区政府

11

绿色交通示范园

年内完成园区交通规划提升方案,加大公共交通工具投放密度,优化园区内外公交线网规划,增加园区新能源汽车投放量。完成园区内部绿道网规划,启动园区绿道网建设。

市交通运输委、公安交警局、南山区政府

12

和谐平安高新区

研究制订深圳高新区综合管理提升方案,推动园区城市管理职能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研究制订深圳高新区数字强警提升方案,加强派出所工作管理布局,优化工作机制。

市城管局、公安局、南山区政府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