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登陆
行业观察
营改增千好万好,但这偏好要重视

作者:尹香武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23-08-21 16:45:51点击24858


营改增的出发点与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与改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是其在实施上需要重视的一点,其实也恰恰是在效率上。

前后抵扣、环环相扣的营改增,有个天然倾向其实是有利于集团化经营的,尤其是纵向产业链一体化的集团,其可接近实现内部税点全部外置化。

而能实现这个集团经营做法的,最多的是国企央企,民企是很少的。所以大的集团企业狂飙崛起,其实可以追溯到营改增普及的时候。

而且营改增对于民营企业的集中的地方,比如说依赖于能力的服务业、轻资产的智力产业,其实也是不太友好的,因为这两个领域可以抵扣的税点比较少。

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其实也就是民间了)的价值,在最一开始会被抽取到集团化企业中去。

但到一定时间,中小企业的价值就会面临抽无可抽的局面,这些集团化的企业就会失去外部抵税点,整个经济循环开始受到压制与影响。

这就容易出现两个情况,首先是中小企业业容易最终选择躺平,然后就是经济容易因为循环的交易盘减少而失速。

对策当然可以是大集团继续扩大,将面包啊、理发啊、扫大街啊、倒垃圾啊....全部吃下。但这也是有终点的,不可持续、极大地影响循环。

所以,最终可能会导致原本要实现“应收尽收”的营改增,反而减少了基层的税源。所以,提高效率在临界点之前是好事,但是超过临界点的过度效率化,反而会出现能匹配得上的经济要素快速减少,经济循环会受到冲击。

民间的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力,但是他们没有办法依赖大数据、智能化,也没有很好的人力资源,社会循环的主力也不是高科技,而是非常普通的分工、交易、服务。

这个群体自然就会是效率一般的,热衷追逐各类办法的效率极化,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些企业无法匹配而更多的出局。

效率越是极化,适配的经济要素就会越少。社会如果还需要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就要对效率极化的冲动保持警觉。答案是,一直会需要的!

能不能稍微修正一下,避免营改增过度偏好大集团公司呢?如果能的话,我相信不但可以极大地缓解中小企业的无形压力,而且可以扩大经济循环的空间与机会。

咱们这个社会呢,目前存在两大价值抽取现象,上面是一个。还有另外一个是股市,这个上次聊过了:【民间的价值被抽干了】

本轮救市分析第1密件开售
本轮是首次收敛型救市,须更换思维。@尹香武《本轮救市分析第1密件讲》现开售,购买找19864581383小参妹,屋内消息、应对策略、机遇风险,尽在此件而别处绝无!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